商学院
English 学校官网 搜索
职引未来
当前位置是: 首页 -- 学生发展 -- 学生风采 -- 职引未来 -- 正文

传灯一脉 | 保研经验分享(五)

发布日期:2022-04-01   点击量:

王仁杰 2018级财务管理班

综测排名:11/29

保研院校: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税务专硕

科研经历: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助研

学生工作:社科大青志协环保部副部长

竞赛经历:首都高校税务案例大赛

社会实践:2019年“知行社科”社会实践活动、北京2022年冬奥会志愿服务


请问你为什么要选择支教保研?

选择支教保研是一件很偶然的事。我是在考研的途中转头参与支教保研的,以前我校并没有这样一个项目,因而十分感谢这样的机遇,让我得以成为支教团成员。

同时这个选择也是一件必然的事。支教保研是西部计划的一部分,在参与选拔之前我便对西部计划产生了强烈的意愿,然而当时了解更多的是西部计划的其他项目,对支教保研项目知之甚少。深入了解之后,发现支教保研项目与自己的短期规划高度重合,加之自己十分热衷于志愿活动、向往西部,于是坚定地做出了这个选择。

支教保研一般在每年九月份和普通保研同时进行,成功入选并组建研究生支教团后需要经历将近一年的培训与锻炼,在毕业后前往支教地完成一年的支教任务。值得一提的是每处支教地的支教团至少由三名同学组成,所以我们不会单枪匹马地行动。

相比于普通保研,支教保研对于成绩和科研等方面没有特别硬性的要求,它的选拔流程有着较大不同,所需要的前期准备也相差很大。选择支教保研,就是选择了一份责任,毕业后的一年里我们需要投入绝大部分时间到教育教学和基层工作中去,对于学业上的连续性有一定的影响。选择支教保研,需要做好坚定的心理建设,包括自己的规划、家长的支持、对于条件相对艰苦的西部地区的适应性、对于教学和基层工作的承受力以及对于时间成本增加的接受度等等。

在我看来,支教保研对于成绩不是特别优秀、综合测评没有很拔尖的同学来讲,毫无疑问可以转移一定的升学压力,我自己便是如此。这部分压力会转移到未来的支教与基层工作中去,如果你乐在其中,压力便会转化为动力,支教保研也成为了实现支教与服务西部理想的一条阳关大道。如果单纯为了升学而做出这个选择,那么这条道路可能不一定合适,未来可能不会各得其所,甚至得不偿失。

请问申请支教保研需要什么样的条件?

成绩方面,绩点不低于3.4(5分制)是硬性要求,其他方面是参与综合测评时的加分项,多多益善。另外学生工作、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方面一定程度可以反映我们是否具备成为合格的支教团志愿者的潜力,在后续考核中具有较大参考价值。

摘录一段选拔通知中的话:应届本科毕业生应符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实施办法(试行)》规定的“推荐基本条件”。综合测评成绩与普通学术类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规定保持一致。具体条件可以查看校园门户上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管理办法(试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招募选拔通知》。

此外,所需要提交的材料中包括家长知情同意书,家长的意见需要反复确认,不建议瞒着家长奔赴远方。

最后,也需要考虑自身身体与心理条件,例如自己是否能适应西部的环境、高强度的工作,自己的参与动机是否清晰等问题

申请支教保研,其具体的考核流程是?

(1)申请

符合条件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按照普通保研的时间要求(一般在9月份),向学院提交报名材料,一同参与综合测评。

普通保研和支教保研可以同时申请,但不可兼得。

(2)推荐

学院对申请人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并进行综合测评成绩排序、审议,确定支教保研推荐人员名单。推荐人员名单在学院内进行公示。

(3)资格测评

校团委对各学院的支教保研推荐人进行资格综合测评。资格综合测评包括笔试和面试两个部分,各占50%。

笔试:使用统一综合素质测评试卷,内容涉及时事政治、教育学、青少年特征、言语理解与表达、资料分析等内容。

面试:包括试讲和综合面试,其中试讲占总成绩的30%,综合面试占20%。试讲由考察对象每人准备10分钟中小学试讲课程,主要考察讲课思路、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等教学能力。

(4)专业复试

资格综合测评成绩前5名者可获得专业复试资格。前5名有人员放弃时,按名次依次替补。

推荐人参加本校意向就读教学院系的考察和面试,完成相关流程。

所有人均获得院系接收同意时,以资格综合测评排名取前3名;不足3人时,根据资格综合测评成绩依次替补。

(5)综合考察(观察期)

(6)体检和心理检测

(7)公示

今年支教保研的申录比大概是多少呢?

全校来看,第一年的申录比大概是2:1,但每个学院内部的申请数和推荐数可能不同,具体情况每年可能也会有所变化。

录取成功后支教地是如何分配或选择的?

支教地是由全国项目办统一分配的。研究生支教团项目强调接力与传承,所以一所高校分配到的支教地相对固定,目前我校承担陕西省丹凤县与新疆皮山县的支教工作,每一批志愿者的具体支教地最终会在四月份前后确定。

支教工作和你的专业有何联系?到支教地后,你将会承担哪些工作?

支教工作面向的对象一般是中小学生,要求的更多是教育教学技能和组织管理能力,这些与我的本科和未来的研究生专业并没有很大的联系,我们的支教团也是由不同专业的同学组成的。重要的是各自专业学习过程中积累的处理问题的能力,这些对于支教工作的帮助是巨大的。

就我们之前和23届研支团前辈的交流状况来看,到支教地后的首要工作当然是教育教学任务,主科与副科都会承担。其次是班级管理工作、党团少先队等相关工作、公众号视频号等新媒体运营工作,平时也会同其他志愿者一起参与当地的志愿服务项目,参与当地扶贫助农等工作。总体来讲很丰富,将会是比较充实的一年。

你对未来的支教地生活有哪些想象呢?

曾经做过几次微澜图书馆志愿服务,时常想起那些在民办打工子女学校就读的孩子们的生活条件,与市区相比可以说是天壤之别。未来的西部支教生活中,我们又是否能看见相似的场景?是否能真正地感同身受?我们能带去些什么?我们能做出多少改变?关于这些,我所能想象到的是,未来复杂而充实,挑战也会接踵而至,希望我和我的支教团战友们可以携手并进,珍惜时光,完成我们这一棒的接力,不辜负自己,不辜负所有人的期待。

关于支教保研,还有什么想给学弟学妹的建议嘛?

关于未来,每个人都可以有很多不错的选择。如果有学弟学妹选择了支教保研,那么一定要坚定信念,这将是一段终身难忘的经历。期待我们的接力棒永远传承!

最后想分享给有意愿参与的同学们一句话: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最后,感谢王仁杰学长的经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