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商学院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将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纳入日常教学和培养体系中,鼓励学生参与各类科研活动,积极探索适合商学院学子的培养路径。学院制定《商学院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方案》,通过开设研究方法课程、举办学生学术刊物、充分利用各类学术科研平台和学术竞赛活动等,积极推进学院的科研育人工作。借助“学科+平台”、“教材+课程”等方式一体化统筹推进科研育人平台建设,通过《社科商学苑》学生期刊、读书会、案例大赛等多种形式,持续完善科研育人体系,为学生搭建了多元化的成长平台,取得了显著成效。
开设高水平的研究方法课程,为科研打下基础
商学院为本科生专门开设了《学术前沿讲座》课程,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内知名财经院校的专家学者,分享专业领域内最前沿的研究动态与成果,帮助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与专业领域内前沿知识的结合,更新知识结构,拓展专业视野与思维,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术热情和积极性,促进学生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的提升。学院积极与香樟经济学术圈的负责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岗位教师郑世林研究员联系,邀请他在2022年为学院开设《经济学研究训练》课程。除郑世林老师外,课程中还有众多香樟经济学术圈的青年学者参与授课。这些课程不仅讲授了经济学、管理学的前沿理论和研究方法,还引导学生将这些理论应用到实际科研中,并手把手地带学生做科研。唐联洲、王锦玥、尚敬、丛正龙等同学作为本科生,参加了这些课程后,对科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课程所学的研究方法,快速进入到科研状态。
创建学生学术刊物,搭设学生学术交流平台
商学院创办一份面向全学院学生、以本科生为主的学院学术刊物《社科商学苑》(内部刊物,不公开发行),为学生的科研活动和成果提供一个展示平台,并以刊物为载体,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征文比赛等系列活动,培养和提升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社科商学苑》成果展示
《社科商学苑》的刊物定位为:商学院本科生为主、本-硕-博共同参与,以学生学术论文、读书分享、案例分析、调研报告等为稿件来源,欢迎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及兄弟院校相关专业学生投稿的经管类学术刊物。学生在该刊物上发表文章,评奖评优和推免时学院将其认定为一般刊物的科研成果予以加分。几年来,由刊物负责邀请学院李金华教授等院内外知名专家就学生科研的基本方法、理论、技术等开展专题讲座,举办“新苗计划”项目申报培训等活动。到目前为止,院刊已经编辑印制了5期,刊载学生学术文章68篇,其中本科生发表25篇。唐联洲、王锦玥、尚敬、丛正龙等同学在参加完经济学研究方法课程后,将自己的多篇研究成果整理成论文,并成功发表在《社科商学苑》上。这不仅是对学生学术水平和研究成果的认可,更增强了同学们的学术自信心,为后续的科研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以各类科研项目和赛事为载体,推动科研育人
商学院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科研项目和各类赛事,引导学生树立科研创新精神,培养学生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几年来,学生充分利用人文社会科学“新苗计划”的各类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和学院主办面向其他高校的案例大赛等科研平台给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科研条件。截止到2025年初,学院新苗计划项目共47个、大创项目共20余个,已成功举办两届案例大赛。
新苗计划读书会项目主要是面向本科生开放,围绕专题阅读经典书目,重在细读和讨论,加深对经典学术成果的理解和思考。每期读书会都会有知识的回顾、问题的提出与思想的交流,同学们在读书中拓展视野,在读书会中碰撞思想,寓教于乐。在整个读书会过程中,指导老师王艳茹教授特别强调了思考的重要性,并且引导学生从书本中发散思维,用财务思维去改变目前的财务现状。读书会鼓励学生将读书心得进行延展,每个人根据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撰写研究型的论文。自2021年至2024年共成功完成新苗计划读书会项目5个,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2020、2021年度荣获人文社会科学新苗支持计划优秀奖,2023、2024年度项目结项成果中学生的案例分析有11篇分别入选2023年度和2024年度《社科商学苑》期刊。
新苗计划读书会项目活动现场
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科研实践机会。唐联洲、王锦玥、尚敬、丛正龙等同学积极参加创新创业计划,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深入研究,科研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所有项目均顺利结项。
凭借着科研育人打下的坚实基础,商学院学生积极参加各项学科竞赛,近3年共获得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三创赛”、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及中国国际“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省部级以上18项学科竞赛奖励60多人次。2023届毕业生尚静同学通过参与校级创新创业计划,成功地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产品,并获得了创业资金的支持。2024届丛正龙同学入选《人民日报》2021-2022学年度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名录。
通过搭建研育人平台,充分利用学生刊物、科研项目和创新创业计划等资源,推动了学院的科研育人工作。唐联洲、丛正龙、王瑾玥、尚敬等学生的成功案例,充分展示了这一平台的有效性和成果。他们在科研育人沃土的滋润下不断成长,通过参与科研项目、学术竟赛、社会实践等一系列活动,逐渐展现出卓越的学术能力,综合素质也得到了显著提升。他们的成长经历不仅为其他学子树立了榜样,也为学院的科研育人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商学院深化制度创新,引领科研育人;以项目为载体,推动科研育人;汇聚资源,保障科研育人。未来,学院将继续贯彻落实学校科研育人要求,不断完善科研育人体制机制建设,通过营造环境、搭建平台、扩大渠道等具体举措,进一步推动师生共研导向,把科教融合、实践育人的效果落到实处,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